1、計算公式為:資產報酬率=凈利潤÷資產平均總額×100%資產平均總額=(期初資產總額+期末資產總額)÷2資產凈利潤率主要用來衡量企業利用資產獲取利潤的能力,反映了企業總資產的利用效率,表示企業每單位資產能獲得凈利潤的數量,這一比率越高,說明企業全部資產的盈利能力越強。
2、利潤表評價企業經營成果的指標有凈利率=凈利潤/主營業務收入;毛利率=(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凈利率越高、毛利率越高經營效率越高,收入規模越大、凈利潤越大經營成果越好。而評價管理水平則可通過指標:營業費用/營業收入;管理費用/營業收入,兩個指標越小則管理水平也越高。
3、利潤額增減變動分析。通過對利潤表的水平分析,從利潤的形成角度,反映利潤額的變動情況,揭示企業在利潤形成過程中的管理業績及存在的問題。利潤結構變動情況分析。
4、總體分析,分析企業的盈利狀況和變化趨勢。結構分析,通過利潤構成的結構分析,分析企業持續產生盈利的能力,利潤形成的合理性。財務比率分析,利用財務比率指標分析。項目分析,對企業經營成果產生較大影響的項目和變化幅度較大的項目進行具體分析。
資產負債表分析。主要從資產項目、負債結構、所有者權益結構方面進行分析。資產主要分析項目有:現金比重、應收帳款比重、存貨比重、無形資產比重等。負債結構分析有:短期償債能力分析、長期償債能力分析等。
財務效益狀況。即企業資產的收益能力。資產收益能力是會計信息使用者關心的重要問題,通過對它的分析為投資者、債權人、企業經營管理者提供決策的依據。資產營運狀況。償債能力狀況。
主要從盈利能力、經營業績等方面分析。主要分析指標:凈資產收益率、總資產報酬率、主營業務利潤率、成本費用利潤率、銷售增長率等?,F金流量表分析主要從現金支付能力、資本支出與投資比率、現金流量收益比率等方面進行分析。
關注毛利率:毛利率是反映企業利潤狀況的核心指標之一,關注毛利率是否穩定,在同行業中處于什么位置,若不理想應深入分析。觀察銷售收入增長率:需從行業整體、產品及服務、新市場開發三個角度入手,用年復合增長率等指標來評估企業的營收表現。
通過分析各項費用與收入的比例,如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和研發投入,可以揭示企業運營策略的側重點,對比同行差異,揭示公司經營特色和成本控制能力。成本結構-預測未來盈利走向原材料、人工和折舊攤銷成本的分析,有助于理解成本的變動趨勢,原材料價格波動對企業成本的影響尤為顯著。
異常利潤剔除法。通過剔除異常利潤,分析企業利潤來源的穩定性,這里應特別關注投資收益、營業外收入等一次性的偶然收入;現金流量分析法。一般而言,沒有現金凈流量的利潤,其質量是不可靠的。
1、僅僅看是否盈利,可以直接看利潤表上的凈利潤,如果凈利潤是負數,就是虧損,正數就是盈利。看資產負債表上的未分配利潤,如果未分配利潤是正數,表示有利潤可以分配,如果是負數表示總體是虧損的?,F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項稅費,反映的是至報表日當年所支付的所有稅款,也即支付的稅款總額。
2、一個企業是盈利還是虧損應該看什么指標一個企業是盈利還是虧損應該主要看利潤總額、凈利潤。成本費用指標,營業額指標,毛利率和凈利水平指標,以及利潤表數字等相關的指標可以作為企業改進的分析和參考。
3、主要看凈利潤指標。凈利潤是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后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后利潤。所得稅是指企業將實現的利潤總額按照所得稅法規定的標準向國家計算繳納的稅金。它是企業利潤總額的扣減項目。
指標如下資產凈利率資產凈利率=凈利潤/資產平均總額=凈利潤*2/(總資產期初+總資產期末),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一般認為,該指標越高,表明企業利用所有資產的獲利能力越強。通過對該指標的分析,可幫助管理層了解企業的獲利能力與投入產出情況。
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是企業營業利潤與營業收入之比。營業利潤率是評估企業經營活動盈利能力的指標,可以反映企業經營管理的效果和經濟效益。高營業利潤率表明企業的經營管理效果好,能夠有效控制營業成本,實現盈利增長。毛利率、凈利率、資產收益率、銷售利潤率和營業利潤率是評估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
主營業務凈利潤率是反映企業盈利能力的一項重要指標,這項指標越高,說明企業從主營業務收入中獲取的利潤的能力越強。
營業收入比率:營業收入比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反映企業營業收入占總資產的比例。營業收入比率越高,說明企業營業收入占總資產的比例越高,企業的盈利能力越強。營業利潤率:營業利潤率是衡量企業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標,反映企業營業利潤占營業收入的比例。
總資產報酬率總資產報酬率是指企業一定時期內獲得的報酬總額與資產平均總額的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