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注冊會計師各科目特點及學習要點《會計》會計是6科中章節數最多的科目,很多內容都是根據最新準則修訂的,而且專業性較強,對于零基礎考生來說有一定難度。它與其他五個科目都有聯系,在學習時一定要打牢基礎,為以后的備考做準備。
2、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最難。《會計》這門課一直被認為是注冊會計師六科中最難的。會計的內容繁雜,考試內容也很靈活。據中注協官方統計得出,近三年來《會計》的通過率在注會考試中遠遠低于其他考試科目。近三年來《會計》的平均通過率只有17%左右,遠低于其他考試科目。
3、從單科的年均合格率來看,《會計》作為CPA最難的科目,通過率是最低的,只有149%。《經濟法》的年均合格率最高,達到285%。注冊會計師是什么注冊會計師,是指通過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并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英文全稱CertifiedPublicAccountant,簡稱為CPA。
4、注冊會計師考試中《會計》、財務成本管理》和《審計》這三門最難,這三門科目并稱為注冊會計師考試的“三座大山”。《會計》的難度在于其是一門需要長期積累的科目,《財務成本管理》的難度在于其計算量特別大,《審計》的難度在于其專業術語比較多,需要考生有相應的實操能力。
5、注冊會計師考試《會計》科目是歷年考生認為最難一門。注冊會計師《會計》科目內容覆蓋范圍廣,涉及的考試內容多,并且與其他科目也有一定相似性。注冊會計師科目難易排序為:《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稅法》《經濟法》《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
6、注冊會計師考試最難科目為《會計》。《會計》科目是注冊會計師考試的基礎和核心,其難度較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知識體系龐大。注冊會計師考試中的《會計》科目涉及會計基礎、財務會計、成本會計、管理會計等多個方面的知識,內容繁雜且深入,考生需要全面掌握。實務操作性強。
1、注冊會計師《會計》主要考:收入費用和利潤、所得稅、金融工具、租賃、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外幣折算、財務報表、會計政策、會計基本原理、存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投資性房地產、資產減值、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會計估計及其變更和差錯更正、公允價值計量、政府及民間非盈利組織會計等內容。
2、考注冊會計師證中會計主要考會計基本原理;交易或具體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特定環境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財務報告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編制以及會計法規。
3、CPA會計主要涉及對會計基本原理、交易或事項的具體會計處理、特定環境下交易或事項的會計處理、財務報告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編制、會計法規等內容的考查,要求考生重點對會計科目和會計的處理方法進行記憶理解。
4、注冊會計師的具體考試內容專業階段考6門專業階段的考試科目包括:會計、審計、財務成本管理、公司戰略與風險管理、經濟法和稅法。會計科目考試時間為180分鐘,審計和財務成本管理科目考試時間各150分鐘,經濟法、稅法、企業戰略和風險管理科目考試時間各120分鐘。
1、《經濟法》的考試題型包括: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和綜合題、案例分析題。《經濟法》考試題型經濟法考試的題型主要分為三類:單項選擇題,一共有26道題,分值為26分。多項選擇題:一共有16道題,分值為24分。綜合題、案例分析題:4道題,分值為50分。
2、注會計師經濟法備考方法:明確目標,制定計劃。注冊會計師考試難度大,考生首先需要熟悉《經濟法》考試大綱,結合考試重難點以及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一個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勞逸結合,絕不松懈。考生在備考時,往往會被很多現實因素影響,比如學業繁忙,工作疲勞等,這些因素會影響考生的備考心態。
3、注冊會計師經濟法備考方法有:若考生有一定經濟條件的,可以考慮報班這一方法備考注冊會計師考試《經濟法》這一門科目。考生可以通過老師課堂上的講解以及一對一輔導,提高通過幾率。若考生不具備較好的經濟條件的,可以自學注冊會計師考試。
4、《經濟法》科目的備考時長一般為200小時左右,該科目屬于偏文科的科目,知識點較瑣碎,因此需要進行理解剖析,多做題,加深印象,將瑣碎的知識點串接起來。
5、第一階段沒弄懂重難點部分在此階段就需要弄懂,兼顧知識點記憶和輔以大量習題練習。第3輪復習:到了考前沖刺階段,一定要大量做題,近5年真題一定要做,有時間最好10年真題都給做了。錯題要多鞏固,不要光看,考前也要對需要背的內容反復記憶,這個時候背東西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