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業集團財務管控的基本模式之一是財務管理型,其中集團對下屬子公司的管理控制主要通過財務手段實現。集團對下屬公司的具體經營運作管理基本不加干涉,也不會對下屬公司的戰略發展方向進行限定。集團主要關注財務目標的實現,并根據業務發展狀況增持股份或適時退出。
2、運營管控型。運營管控型也稱操作管控型或操作控制型。一般來說,實行運營管控型的企業集團擁有一個龐大的集團總部,對集團各企業從戰略規劃制定到具體業務實施無所不管,各項業務操作和職能管理非常深入。集團總部不僅有與下屬企業對口的業務管理部門,也設置了覆蓋全集團的職能管理部門。
3、財務管控模式有幾種3傾向于分權,基本上是“分散決策,分散經營”。集團母公司一般不干涉子公司的具體業務經營活動和管理活動,子公司作為獨立的業務單元和利潤中心對其經營活動享有高度的自主權,自己進行決策,并組織實施,不需要征求母公司意見及其審批。母子公司聯系紐帶主要是資本和金融紐帶。
4、直線職能制管控模式直線職能制管控模式是一種典型的集團型企業管控方法。在直線職能制下,集團總部設立各職能部門,并直接對下屬企業或部門進行直接管理。這種模式強調專業化和標準化,通過發揮集團總部的專業職能優勢,確保整個集團的運營效率和一致性。該模式適用于規模較大、業務相對單一的企業集團。
5、老板財務管理中如何做好集團財務管控?搜索關注金財時代大講堂公眾號在線老板財稅知識學習平臺點擊在線學習即可觀看更多老板財稅知識在線視頻只講老板聽得懂的財稅干貨。
6、財務管控型:這種模式下,集團總部扮演著核心的資本運營角色。它負責集團的財務規劃、投資決策和嚴格的監控,就像金融大腦,挖掘外部投資機會,主導企業的并購與擴張。集團總部在此模式中,更側重于資本層面的整合與增值。戰略管控型(大腦與智慧并存):這種模式強調集團與子公司的協同。
在財務管理主體上,企業集團呈現為一元中心下的多層級復合結構特征。在財務管理目標上,企業集團呈現為成員企業個體財務目標對集團整體財務目標在戰略上的統合性。在財務管理對象上,企業集團體現為多級理財主體各自資金運動系統的一體化復合結構特征。
這三種模式各具特點:運營控制型和財務控制型是集權和分權的兩個極端,戰略管控型則處于中間狀態。有的企業集團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為了便于管控,將處于中間狀態的戰略管控型進一步細劃為“戰略實施型”和“戰略指導型”,前者偏重于集權而后者偏重于分權。企業集團財務管控的基本模式之二涉及集團管控。
資金集中管理是企業集團資金管理的一個重要特征,財務公司是實現企業集團資金集中管理最為重要的載體之一。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宏觀背景下,企業集團需要隨時掌控內部各成員企業的資金狀況,并對資金進行集中調度、合理配置、實時監控和有效管理,這對集團整體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1、不足公司業務領域比較分散,往往很難形成強有力的競爭優勢;不追求協同效應,很難發揮集團的整體效益等。
2、其優勢在于:首先,集團層面能統一決策,規范子公司行動,確保政策目標的實現;其次,可以充分利用集團資源,集中力量達到整體目標;再者,能發揮財務專家的優勢,降低子公司的風險;最后,便于集團資金調度,降低成本。
3、優點A:子公司有充分的積極性,決策快捷,易于捕捉機會增加創利機會。B:減輕母公司的決策壓力,減少母公司直接干預的負面效應。缺陷A:難以統一指揮和協調,有的母公司因追求自身利益而忽視甚至損害公司的利益。B:弱化母公司財務調控功能,不能及時發現子公司面臨的風險和重大問題。
4、采用財務控制型管控模式的集團,其總部作為投資決策中心,以追求資本價值最大化為目標,管理方式以財務指標考核、控制為主。主要特點是母公司將注意力集中于財務管理和領導的功能。
5、區別是二者的實施單位不同,預算控制是企業相關部門決策的,審計是由第三方來進行的。
6、集權式”財務管理模式在“集權”管理模式之下,下屬企業的財務決策權、管理權和控制權均集中于集團財務管理部門,各分子公司只有日常業務決策權限和具體的執行權,負責短期財務規劃和日常經營管理。